欢迎来到嘉峪关文化旅游资讯网!
您的位置在:首页 > 最新资讯 > 景区资讯 > 正文

网友投稿 · 我为家乡代言丨夜游嘉峪关关城——月光下的古今交响与时代期盼

嘉峪关文化和旅游   2025-09-22

夜幕低垂,华灯初上,当我在教师节的夜晚踏入嘉峪关关城,厚重的城砖在各色灯光的勾勒下褪去白日的喧嚣,多了几分静谧与诗意。这场夜游,不仅是与历史的对话,更让我读懂了关城背后政府的匠心、人民的期盼,以及古今交融中鲜活的时代脉搏。0924104620558

从斑驳的城墙到规整的夜游步道,从昏暗的城台到精准投射的灯光秀,关城的夜游体验藏着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的用心。为了让游客在夜间既能感受关城的历史厚重,又能拥有安全舒适的体验,景区妙植入了低干扰的照明系统,勾勒出城墙的轮廓与垛口的层次,让“天下第一雄关”的雄姿在夜色中愈发清晰。同时,沿途增设的导览牌、休息座椅,以及有序的人流引导,都藏着对游客需求的细致考量,让文化传承不再是冰冷的“保护”,而是可触摸、可感知的“体验”。

漫步城道时,我偶遇了几位当地居民,他们带着孩子在城楼下散步,指着灯光里的城墙给孩子讲“丝路通途”的故事。一位老人说:“以前关城晚上静悄悄的,现在能夜游、能看演出,就盼着这老城墙能一直‘活’着,让娃娃们也知道咱嘉峪关的根。”这番话道破了嘉峪关人民的期盼——他们守护着关城的历史,更期待这份历史能与现代生活相融,成为城市的名片,也成为代代相传的记忆。

抬头望向城楼,月光与灯光交织在砖墙上,仿佛能看见古代戍边将士巡逻的身影,也能看见如今游客驻足拍照的笑脸。曾经,嘉峪关是丝路咽喉、军事要塞,城墙上的每一道裂痕都刻着岁月的风霜;如今,它成了文化地标、旅游胜地,政府通过夜游项目、文化展览,让“雄关精神”以新的方式延续。从“守关”到“亮关”,从“保护”到“活化”,关城的变化不仅是外观的更新,更是功能的升级——它不再只是历史的“标本”,而是连接过去与现在、承载文化与经济的“桥梁”。

离开关城时,夜色正浓,城楼上的灯光依旧明亮。这场教师节夜游,我看到的不只是一座古老的关城,更是政府对文化遗产的责任、人民对家乡的热爱,以及一座城市在古今对话中蓬勃的生命力。这份“雄关夜韵”,既是对历史的致敬,也是对未来的期许。

作者简介0924104745544

王欢,任教于嘉峪关市第二中学,2024年从西北师范大学走出,带着对教育的热忱与对政治学科的专业学习,踏上了三尺讲台。在课堂上,她会把时政热点融入知识点,用生动的案例代替生硬的条文,希望能让学生们感受到,政治不仅是课本上的原理,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、看清世界的“思维工具”。